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展示 / 民风民俗

昌都地区藏式民居建筑多为楼房

2015年12月01日 12时48分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在昌都广阔的区域,有着形式多样的民居建筑、牧区帐房,芒康、左贡、贡觉、江达~带的“碉楼”。牧区,以帐篷为主。帐篷是用牛毛线织成粗氆氇,缝制成长方形的帐幕,当中用两根高约3米的木棍支撑,外面用牦牛绳拉开并固定在四周,帐内周围用草饼或牦牛粪饼垒成高约0.60米的矮墙,上面堆放粮食、衣物等。帐房中间置灶。一方开门,白天将对开的帐门分撩两边,人可出入,晚上放下用带结紧。帐篷正脊留有可活动的宽0.40米、长2米左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这种帐篷,虽然简单,但牛毛捻纺,质地粗厚,不怕风雨大雪且拆装灵活,运输方便,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在牧区,除了帐篷外,还修建定居点。这种定居点主要是在夏季牛羊外出游牧时留下小孩和老人居住,以便守房,另一方面便于小孩上学。冬季将牛羊赶回,里间住人,外间圈牛羊。定居点多为土木结构,造型与农区相似。

  农区的民居一般为2层,墙基用石头砌成,上面用土坯垒墙,或用粘土打墙或用石头砌墙。用石砌墙厚0.50米至0.80米,冬暖夏凉,适应高原寒冷的气候特点。根据气候、社会治安等情况,有的民居为碉楼式,高3、4层,墙厚0.80米至1米,窗小门坚,储存大量的食物和水.以防不测。农村的民居,巧妙地利用山坡地,把房子下层作牲口圈棚,上层作起居场所或庭院,回廊下搭晒麦穗。昌都、类乌齐、八宿、洛隆等县民居上面,专门架有凉晒庄稼的“阿布”架子。

  藏族民居多为方形居室,居室以2.50米×2.50米的方形平面为多,每层屋内净高在2.40米至3米。房顶由木柱架构,密梁平顶,用泥土覆盖,由于雨水冲刷,每年需加土。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昌都地区各县所在地的民居,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保留民族特色外,也采用新型的建筑材料。一般建筑高度为2层,有的建3层。用石头或预制水泥砖做墙,用0.20米×0.25米的方木做柱,柱子密集,约4平方米有一根木柱,用方木或小圆木做椽,楼层铺0.25至0.50米厚的土和木板作地板,2层或3层向阳处安置宽敞明亮的铝合金玻璃窗,窗户多朝庭院开放,采光面广,人住其中,冬天可不用生火取暖。楼顶有阳台,可供晒物和观光。这种民房坐北朝南,内院回廊式,厕所设于房子的阴面一角。有条件的家庭还在柱头、房梁、客厅墙面上用绘画装饰,显得十分华贵。

  昌都地区藏式民居建筑多为楼房,按房屋的承重型式有三种,即柱梁承重、墙柱混合承重以及墙体承重。

  柱粱承重是藏族建筑的主要结构,在昌都地区这种结构更为突出。这种结构是以木柱架构、密梁平顶、墙体不承重为其特征的。修建这种结构的房子时,先要放好线,再挖好地基并垒好地基墙础,然后再用方石砌墙。这种结构的藏式民居在昌都、类乌齐、丁青、察雅一带居多。在昌都县柴维乡一带,不仅平房是柱梁承重,而且2层、甚至3层都是如此,一根长柱子不仅要托起2层的大梁,有的长柱子还要托起3层的大梁。内柱侧是柱上加柱,不直接拉通。这种在墙外立柱托起大梁的结构,是昌都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西藏其他地方是较为少见的。

  墙柱混合承重与柱梁承重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靠近墙体不再另立柱子托起大梁,而是把大梁直接架在墙体上。这既是昌都民居常用的结构,也是寺院建筑常用的结构。

  这种结构在贡觉、芒康、左贡、察雅、洛隆、边坝、八宿较多,在贡觉县三岩乡一带更加突出。三岩一带的房子,都是用粘土夯打而成。一般都建在地势险要的山坡上,多选在朝阳、避风、近水、土质厚实的地方,层高大都在3层以上,有十几米高。第1层几乎不开窗口,只开一个大门,底层都作为牲畜圈用。第2层是主要的生活区,吃、住、睡均在2层楼上,墙上只开狭小的窗口。上下楼全凭一根在大圆木上砍出锯齿形的脚蹬独木梯子。第3层主要作为堆放杂物和麦子、青稞用。这种碉堡式的民居,所有的布局都是围绕着防敌、防火、安全着想的,这也与当地“帕措”(父系氏族)之间械斗多,社会不稳定有关。

  墙体承重的木楞房,称之为井干式建筑,昌都语叫“棒娃”。这种建筑的雏形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卡若遗址。木楞房的基本结构为,将原木伐成一分为二,横向平置,圆形向外,平面向内,在转角的交接处将接头作成凹形榫,互相咬接,叠垒架成井字形,直到所需的高度为止。房梁就直接放在木楞墙上承重。解放前这种建筑由于密封性能好,保险系数大,故只作为昌都、察雅、洛隆、八宿、丁青一带富裕人家的粮食仓库。但在江达、芒康一带则成为一种独立的民居而普遍存在。木楞房建筑牢固、防潮、防盗、而且抗震力极强。这种木屋大都建在整幢房的四角,“棒娃”房越大越多,越代表这家人的富袼。这也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摸索出来的具有藏族特点的抗震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昌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