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展示 / 民风民俗

昌都民间传统建筑试析

2015年12月01日 12时49分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昌都民居的发展史,由于遗存的早期建筑少,更主要的是有确切年代的房子极少,故只能按承重结构不同,重点介绍以下三类民居。

第一类为柱梁承重,石头砌墙,即所谓的碉房。

典型的柱梁承重型建筑,立柱直通二层大梁。

典型的柱梁承重型建筑,立柱直通二层大梁。

柱梁承重是藏式建筑的主要结构,但在昌都地区这种结构更为突出。这种结构是以木柱架构、密梁平顶、墙体不承重为其特征的。修建这种结构的房子时,先要放好线,再挖好地基并垒好地基墙础,就要立柱架梁。形成类似木头框架结构。但柱与柱或梁与梁之间,不用铆接和钉子固定,而是自然相接,然后再用方石砌墙。这种结构在昌都、类乌齐、丁青、察雅一带居多。在昌都的柴维一带,不仅平房是柱梁承重,而且二层,甚至三层都是如此。如一根长柱子从地面直接托起第三层的大梁。内柱侧是柱上加柱,不直接拉通。这种在墙外立柱托起大梁的结构,是昌都民居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西藏其他地方是较为少见的。

第二层为墙柱混合承重,夯土或石砌为墙。

三岩帕错民居,有高大夯土结构,防御性好,柱墙混合承重。

三岩帕错民居,有高大夯土结构,防御性好,柱墙混合承重。

三岩帕错民居,可见其墙柱混合承重的结构。

三岩帕错民居,可见其墙柱混合承重的结构。

这种承重结构与柱梁承重的内部结构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靠近墙体不再另立柱子托起大梁,而是把大梁直接架在墙体上。这既是昌都民居常用的结构,也是寺院建筑常用的结构。这种结构在贡觉、芒康、左贡、察雅、洛隆、边坝、八宿较多。墙柱混合承重结构在贡觉三岩一带更加突出。三岩一带的房子,都是用土夯打而成。一般都建在地势险要的山坡上,层高大都在三层以上,约有十几米高。第一层几乎不开窗口或留个通气的小孔,只开一个大门。底层都作为牲畜圈用。第二层是主要的生活区,吃、住、睡均在二层楼上,墙上只开狭小的窗口。上下楼全凭一根在圆木上砍出锯齿形的脚蹬独木梯子。第三层主要作为堆放杂物和麦子、青稞用。这种碉堡式的民居,所有的布局都是围绕防敌、防火、安全着想的,这也与当地“帕措”之间械斗多,社会不安定相适成的。窗口很小、上下梯用独木梯、墙体厚重高大、地势险要等,都是从易守难攻的目的而设计的。

第三类为墙体承重的木楞房,木楞房也称之为井干式建筑

墙体承重的木楞房,密封性好且抗震性极好,但造价较高。

墙体承重的木楞房,密封性好且抗震性极好,但造价较高。

木楞房的基本结构为将原木伐成一分为二,横向平置,圆形向外,平面向内,在转角的交接处将接头作成凹形榫,互相咬接,叠垒架成井字形的建筑,直到所需的高度为止,房梁就直接放在木板墙体承重。

这种建筑由于密封性能好,保险系数大,故只作为昌都、察雅、丁青、洛隆、八宿、丁靑一带富裕人家的粮食仓库。但在江达、芒康、贡觉一带则成为一种独立的民居而普遍存在。木愣子建筑牢固、防潮、防盗,而且抗震力极强。这也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摸索出来的具有藏族特点的抗震房。

为了使我们对昌都早期的民居有个较为客观的了解,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从一个清末民初汉族官员,沿着昌都茶马古道写下的游记中了解昌都的建筑,或许更客观和真实些:在芒康“有绿营营官驻扎大堡,墙最高,非云梯不登,然非石碉”,“有土著头目筑居髙崖,俯视一切,形胜山脉,兼而有之,其余庄堡皆踞山腰,三五成村,零星散布”。在洛隆有“公馆两处,规横宏大,周楼如城,容人数千,且广宽田土”,“硕般督有汉汛官,有蛮营官,有土城,有僧寺,有公馆甚宽敞,楼居三层,周绕房层三百余间,可容万人”。边坝“除喇嘛寺峻守碉墙外,其余公馆衙署民房皆狭湫不值一扫,但喇嘛寺石墙矗立,非云梯不能登,非开花不能冲”。以上是清末粮务丁耀奎入藏时所写游记中摘录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是有夯筑土墙大堡;二是有石碉墙的民居和喇嘛寺;三是有的建筑规模很大,楼居三层,可容万人;四是选择有利地形建房,以利防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昌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