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网上调查 / 调查列表

关于昌都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方案调研报告

2021年10月25日 03时53分

【字体:

打印本文

分享:

关于昌都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方案

调研报告

单位: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美郎宗贞

调研背景:在昌都市委高度重视下,“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专项方案已列入市重点专项计划。为更好的完成昌都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专项方案,充分发挥西藏大学的高校智库支持作用,西藏昌都市文化局委托西藏大学开展《昌都市“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专项方案》编制工作。

调研目的:应昌都市文化局要求,对昌都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艺术发展状况和非遗传承及保护情况开展调研,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昌都市“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情况,并从中提出问题及建议。

调研时间:2021年6月7日-2021年6月15日

调研地点:昌都市卡若区、江达县、贡觉县、芒康县、左贡县、八宿县(地点按调研顺序依次排列)

调研成员:美郎宗贞(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港(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伟(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颢(西藏大学研究生)

调研方法:实地走访 资料分析

调研内容:

一个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氛围为背景的,国家的建设更离不开文化,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甚至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城市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对城市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以调研形式对昌都市的文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一、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状

一是昌都市注重遗产保护。昌都市在“十三五”时期工作完成良好,全市共有各级代表性非遗项目261个,其中国家级8个、自治区级28个、市级68个、县级157个;各级代表性非遗项目传承人301人,其中国家级10人、自治区级29人、市级48人、县级214人。馆藏文物登记建档工作统计目前已完成卡若、贡觉、江达、察雅四县(区)97处文物收藏单位,12791件(套)可移动文物标准化档案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11县(区)收藏单位的共计32000余件/套可移动文物的档案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和类乌齐郭庆寺、旦巴寺、卡若区强巴林寺、沙贡寺、芒康县克巴隆寺、娘果寺、老然寺、崩囊寺8处文物收藏单位,3966件(套)可移动文物标准化档案建设装订成册工作。

二是昌都市自然资源丰富。八宿县有多拉神山、然乌湖、来古冰川;左贡县有梅里雪山、东坝景区、帕巴拉神湖;类乌齐县有崩勒溶洞、长毛岭野鹿驯旅游区、类乌齐紫曲河国家湿地公园、益吉神山、德曲颇章神山;丁青县有布加雪山、布托二神湖;边坝县有三色湖、黄湖、藏东风格的“干栏式”建筑等;

三是昌都市文化基础设施完善。目前全市有市级大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4座,县级公共服务文化场所33个,乡镇公共文化场所138个,村级公共文化场所1635个;目前全市已建成乡镇文化站138个,现有人员884人,每个站近6人;同时为全市1142个行政村居文化室配备了图书、书架等公共文化设施;目前全市有登记在册村级文艺演出队1041支,组建率达到94%;目前市图书馆藏书量达20余万册、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平均每个藏书12000余册、乡镇文化站平均每个藏书900余册、农家书屋和寺庙书屋每个藏书2000余册;扎实开展“文艺下乡”“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活动,全市年均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2000余场次;近两年累计创编各类文艺作品200余首(个),包含抗疫作品103首(个)。

四是昌都民族风情浓郁。昌都北邻甘南藏区,南邻滇北藏区,东临甘孜藏区,汉、回、藏、侗、苗、黎、白、瑶、东乡,纳西、土家、布依等多种民族文化在这里融合,文化积淀深厚,民俗风情浓郁;

五是昌都区位优势突出。昌都市处于多条旅游热线上,公路四通八达、国道214、317、318穿越整个昌都地区。因此,充分发掘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良好的优势,2013年至2019年全市共接待各类游客1261.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3.21亿元。

(二)调研期间发现的问题

一是在前往岗托镇的途中,独特的藏东“干栏式”建筑映入眼帘,这作为中国重要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符号,应充分结合文旅融合的理念,打造成昌都市旅游发展的标志性项目。本团队认为可以将该项目应用于乡村振兴上,把乡土文化,乡村的生机模式,乡村固有的文化特色与其结合,对该种建筑风格进行重新的挖掘、利用与开拓,并且和新兴起的沉浸式体验结合起来,做好“干栏式”建筑特色宣传,利用文旅融合的观念,做好文化产业,带动经济效益,推动昌都市文化发展。

二是在参观十八军进藏遗址——岗托镇时发现,其中的一些历史记录并不准确,需要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完整系统地还原英雄事迹。十八军进藏后,五星红旗第一次插在西藏大地上,岗托镇作为红色文化传播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应发挥教育功能。本团队认为在“十四五”时期文化规划中应加上一个重大提法,岗托镇应作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区域,在中央与西藏之间形成一个非常重要的互动性地理区域。

三是在贡觉县临时的博物馆中看到三岩居民的生活用品,三岩地区是整个西藏唯一具有河谷地带生机模式的地区,贡觉县副局长提到在三岩居民搬迁完之后,当地政府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完整地保留和收集出来,这一做法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进一步的开发都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但目前欠缺的是,并未对这些物质遗产进行现代化的保护,应当建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文博馆用于展示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采取数字化保护的模式,提高文博馆管理水平;采取文旅融合模式,形成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物态文化,带动当地经济效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是针对景区内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应从公安、交警、市场监管、应急等各部门从各自的职能方面给以加强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五是参观藏纸工艺作坊发现,藏纸的颜色和纸张特质使得藏纸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要对藏纸工艺进行传承保护并发扬光大,应将藏纸工艺与现代印刷产业相结合,对其进行投资,用藏纸做出具有本地特色的纪念品,形成本地特色的手工业产业,实现经济效益。本团队认为藏纸工艺的师徒传承模式并不可取,虽然在“十三五”时期的文化投入力度比较大,但是管理模式仍然有待提高,投资模式,经营理念仍然落后,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因此应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对藏纸工艺进行传承再造和提升。

六是在参观贡觉县文化产业园区时发现,该园区将贡觉所有唐卡画派,民间艺人汇集于此,对其文化保护和管理工作都很到位,这样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既能够保护传统文化和传统手工业,也能作为教育基地培养很多年轻人(同时解决就业问题),直接带动本地的经济效益。但对于贡觉县文化如何进行产业化,如何使得该县文化产业进一步带动经济效益仍然是一种思考。

七是探访达律王府(千年王府)遗址时发现,其包含大量的元代壁画,元代以来西藏文化的发展与中原文化具有一体性。相传元朝第一位帝师,北京城的选址者、设计者、规划者——八思巴,在元朝时把西藏纳入行政管理体系中,达律王府在促成元王朝和西藏政府之间的从属关系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达律王府也因此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达律王府在“十三五”规划中作为自治区级的遗址保护项目,投资约一千四百万,工程仍在修复和完善,但是在调研中发现元代达律王府的范围要比现在达律王府的范围要更大一些,为了完整的展现达律王府,修复的规模要进一步扩大,采取“修复如修旧”的修复方式,宣传达律王府的历史功绩,形成文旅融合的试点,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九是芒康县的文化创业园尚未修建完工,其县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程度尚不明确,芒康在318国道上,这也是对318国道所能带来资源的一种浪费,该创业园应申请市局的人才引进及政策支持。

十是拜访邦达仓故居和家庙发现,邦达仓作为茶马古道上最大的商号,西藏近代以来最重要的商业家族,以商抗日的代表。邦达多吉作为整个西藏世俗贵族当中的典范,作为实现昌都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爱国民族资本家,充分体现了邦达仓家族精神中包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团队建议将邦达仓故居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虽在“十三五”期间投入了一些资金,但资金使用情况尚不明确,昌都市文化局与旅游局合作,通过对邦达仓故居和家庙——整个茶马古道当中非常伟大的商号的修复,将邦达仓作为茶马古道的一个中心点建设,进而体现出红色文化价值,带来经济效益。

十一是在去往盐井镇的路上,千年古盐田犹如一道道红色的姻缘线牵连着我为昌都文化发展谋出路的心灵,加达村卖盐姑娘的笑容仍能留在我的脑海中,盐井的加达村是我国唯一一个完整保持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通过了解制盐的工序和盐井的特点,发现盐田的外部自然生态和保护是欠妥的,这样会直接导致盐田资源的枯竭,应保障盐井制盐的可持续性;随着城市化的加快,从事制盐的人越来越少,因此有失传的可能性,当地政府已经对这个产业进行了保护,但保护力度应越大越好;应加大盐井的对外宣传力度,通过对传统的制盐模式的宣传,使得人们对产品制作工序的好奇进行挖掘;应结合盐井其他的丰富资源进行要素叠加的理论,例如将温泉,佳加面,盐井制盐体验进行整合。

十二是拜访国家级非遗弦子传承人次仁旺堆时,传承人提出四个理念,一是政府的政策及重视性非常可观,但需要专业型人才的记录及培养,二是希望激励机制继续保持下去,这样弦子传承的难度不会很大,使得弦子形成一种文化习惯,让更多的人去认同,三是芒康弦子的发展会带动德清弦子和巴塘弦子的提升,这三种弦子体系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四是通过近三年对喜马拉雅山脉艺术图谱进行结构性研究,询问下一步可否获得政府资金支持,通过对四大片区弦子舞搜集,形成艺术图谱。通过弦子传承人的叙述,本团队认为应建立起非遗弦子教育基地,使得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届时加大文化产业投入,从中达到经济效益;通过昌都市文化局获得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和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支持,与专家结合起来,使得教材编写更加标准化,非遗传承模式更加系统化,并使得西藏大学等高校的专业性人才通过短期拜访进行拜师求学,加强自身艺术造诣,提高非遗的传承力度和广泛认可度;应思考弦子的理论技法,弦子的哲学思想应如何延续。

十三是参观上盐井村天主教堂发现,天主教堂在西藏的建立是中华大地文化多元性的表征,是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多元文化共存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西方文化如何侵入中国西藏的历史铁证。作为西藏唯一一处天主教堂,可以作为文化多元性和文旅融合结合的点,针对如何对外宣传,例如通过盐井天主教教堂的保护来对外宣传中国是尊重文明多样性,是一个包容性的国家,具有很大的价值,使得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牧师和神职人员的培养有待提高;藏文圣经传播和保护是有限的,需要加大对藏文圣经的保护力度。

十四是参观来古冰川和然乌湖,来古冰川作为整个青藏高原环境最美的区域,西藏最大的冰川群体,拥有三种不同颜色的自然湖泊,其可以发展成很好的自然生态保护园,包括然乌湖在内,具有自然研游的潜力和重要的科考价值。从历史记录看出,国外很早之前就来古冰川和然乌湖进行科考,我们应当延续科考,发扬文化和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十五在参观八宿县烈士陵园,现烈士陵园虽通过政府投资进行修复,但墓碑上仅有烈士的姓名与出生年月。就如何更好的展现当时历史场景的复原,还原年轻烈士牺牲的历史功绩仍待思考,建议采取专业化的修建并保护起来,更好应用烈士陵园陈列馆展现解放西藏时期的历史。

十六在与八宿新任县长交谈中,县长首次提出在昌都可以对文旅融合展开投入,这与国家政策相一致,且可操作性强,会使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更大,例如利用最美318国道段的怒江七十二拐上新建玻璃观景台结合烈士边修路边解放的故事,与八宿县烈士陵园相呼应,进行要素叠加,通过文旅融合将八宿县更好的宣传成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十七在参观多拉神山时发现,神山上漫山遍野众多大小各异的岩石上都刻有六字眞言、经文和佛像,应当结合传说与故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当地经济效益。

、昌都市十四五文化方案发展思路

(一)优化文艺创作环境推动精品力作生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同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引领昌都市各族群众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为实现西藏长治久安汇聚强大正能量。推动艺术创作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艺术作品,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凸显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精神的文艺精品。通过政策推动、机制体制创新、投入提升、专业人才培育和引进,创造良好的艺术创作环境,形成一批优秀创作团队,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艺精品。 

(二)全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体系。

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是旅游与文化、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是增强党与人民群众思想沟通的精神纽带。要充分发掘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昌都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江达县岗托镇十八军遗址等49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在深入普查、梳理、挖掘、科学分析评价红色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规划、开发和经营红色旅游产品及线路,适当提高红色旅游的市场化程度,建立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的文旅融合发展专题规划及实施方案。创新提出“最壮美的景观体系、最爱国的旅游体系、最完善的服务体系”三大文化旅游交通融合发展体系,推进文旅交通的深度融合。

(三)推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文化需要尊重与保护,也需要活化与传承。要做好内容创新,用现代表达讲好传统文化故事,要做好功能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在传统文化设施基础功能上融入餐饮、购物、娱乐等多元休闲功能,围绕不断迭代变化的市场需求,盘活文化场馆的综合价值,探索馆企合作等市场化合作模式。昌都市相关政府部门加大政策法规保障力度,夯实文化阵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打造昌都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和数字化建设的强化引擎,推动昌都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提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加强科技融合创新发展。

(四)推动非遗保护及整体发展。

非遗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应与新提出经济内循环思想相结合。深入挖掘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昌都市文明发展的历史积淀,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领导责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大对研究项目的经费保障力度;重视非遗的旅游文化商品开发,增强非遗产品的时代内涵,不断提高非遗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旅游经济内循环加大国内消费水平,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双赢的目的;支持非遗项目扩大销售、增加收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入市场的生机和活力。

(五)着重打造民族特色文化生态保护地。

深入挖掘反映昌都市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内容的文化遗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物证。加强文物考古发掘和研究阐释,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中华文化资源大普查等工程,加大昌都市考古工作、遗址普查力度,发掘更多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物,在此基础上做好研究阐释工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通过重点项目带动、非遗传承人推动、传习基地支撑“三位一体”的方式推进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六)统筹城乡一体化理念融合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城乡融合发展”, 这意味“乡”不再是城市的附属,而是与“城” 相互独立、并行发展的结构,城乡融合发展、不断缩小城乡文化和旅游发展差距成为文化和旅游发展中的新要求。因此,要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格局,充分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牧业,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水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建议开发的一种新型研学旅行产品,主要是组织游客、探险者、研学游者到乡村农牧区体验生活,了解农牧区发展现状,参与农事、游牧活动,体验深度游。通过这种形式,旅游者可以提升实践能力和助人为乐的品质,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数字化转型,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广泛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深度融合。

(七)形成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着力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西藏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支持昌都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后备充足、争先创优的过硬的文化干部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文化文艺人才本土传承培养、柔性引进与人才援藏政策相结合。健全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培养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着力培养青年拔尖人才,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保护建设非遗传承人和非遗项目,逐渐拓展文化人才培养途径,健全文化人才培训体系,提升从业人员文明素质和文明旅游工作水平,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

(八)着重宣传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成果。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自我完善发展的强大推力。从历史上看,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和谐共赢,在每一次深度的交往交流交融后,都会产生更加强大的、比原来的民族更加优秀的群体,其结果就是形成更加强大的政权和更大范围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加大力度宣传成果,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产生经济上的溢出效应。

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形成文化与旅游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文化旅游产业要素高效聚集,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昌都三绝”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全市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到2025年,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综合效益显著提高,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强区,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昌都绿色发展崛起的支柱性产业。

三、昌都市“十四五”文化方案主要举措

(一)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在已完成十八军五十二师师部旧址、市烈士陵园等7处红色遗迹维修保护工作,实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示利用提升工程,完成康沙镇烈士纪念碑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将昌都打造成西藏红色文化传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起点,使中央与西藏之间形成一个具有重要互动性的地理区域。本团队认为在“十四五”时期文化规划中应加上一个重大提法,以岗托镇为依托,在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等方面赋予其更多教育功能。

(二)探索建立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的路学哲理和物态文明研究。

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是中央与西藏地区多重关系建设的表征,通过建立茶马古道路学哲理,促成我国中心与边缘的互相影响。内地先进技术与核心产品进入青藏高原,西藏马匹离开青藏高原进入内地,茶马古道就是通过禀赋性交换客观上促进和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修复茶马古道既能体现中央和地方之间,内地和西藏之间的互动,又能恢复茶马古道原有经济作用,新时代茶马古道经济高质量发展需遵循内循环理念从而带来经济效益。通过茶马古道提升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力度,加大同内地的文化交流,同港澳台地区的战略性互动。将修复邦达仓故居和家庙作为修复茶马古道的典型案例,借助邦达仓历史功绩发扬茶马古道的精神内核、学术意义和时间价值。

(三)保护与开发文成公主进藏文化线路。

昌都地区有非常丰富的文成公主的神话传说和遗迹,并且昌都人民对文成公主寄予了崇高的敬畏和敬仰。文成公主对汉藏文化共同体作出重大贡献,应当在民间大量挖掘文成公主神话及传说,宣传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爱情故事,将文成公主进藏路线打造成旅游路线,体验文成公主进藏游。反映文化动态传播过程,使交融的文化影响得以流动,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中的热点。

(四)坚持藏传佛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发扬公元876年左右佛教大师巴廓益西央思想,益西央大师生活在唐朝与吐蕃冲突的年代,他为避免唐蕃之间发生更大的冲突,在昌都市察雅、芒康、江达等地传播佛教思想,培养了大量汉藏高僧大德,并在昌都市当地雕刻了许多摩崖石刻,通过传播佛教促使唐蕃关系的斡旋,在客观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重大贡献;发扬佛教大师果然巴的思想,从果然巴大师的后代中了解到果然巴大师的前世今生,果然巴作为后弘期时期萨迦派(维护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大师,通过学经对印度佛教进行研究,进一步促成了藏传佛教中国化。从历史的维度挖掘巴廓益西央大师和果然巴大师的历史功绩、神话故事,形成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研游。

(五)从考古和历史文化遗产角度深化文明认知、存续文化基因。

以卡若遗址为例,卡若遗址和黄河领域的卡窑文化(卡约文化)有近似之处,西藏远古文化与中原古文明具有同源性。如此看来在5000年前黄河流域与西藏地区便有交往,卡若文化作为昌都的文化遗址,应当与考古、文化生态系统保护相联系;青藏高原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一部分,这在考古上都可以进行验证与解释,可以作为昌都未来发展中重要的名片。

(六)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与国道317、318相结合,挖掘怒江七十二拐,解放军边修路边解放西藏等红色故事,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特殊效应,让广大青少牢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奋发向上,努力把解放军边修路边解放的故事打造成全市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战史资料收集和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窗口和主要阵地。

(七)建设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基地。

发展文化产业,鼓励引导文化企业研发传统藏服、木雕、藏区生活器具复制、民族刺绣、藏式毛毯等多种别出新意的旅游商品。利用援藏项目、非遗+扶贫工作站、扶贫车间、非遗传习所等,依托各项国内外展会赛事,加快建设昌都各县区文化艺术产业园与自然生态保护园,努力让昌都各地区特色文化走向全国,面向世界进军。  

(八)发展多元住宿业态。

适应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市场需求,推动旅游住宿业优化结构、扩量升级、提升服务。适度发展高星级酒店,支持发展经济型酒店,大力发展主题酒店、生态庄园酒店、帐篷酒店等特色旅游住宿,引进开发专业精品民宿,力争到2025年,昌都市住宿单位和床位总数在满足游客接待量的情况下,实现理性增长。

(九)打造《格萨尔史诗》文化产业

打造格萨尔王IP,格萨尔的非遗项目都是围绕格萨尔王以及格萨尔史诗发展演变而来,将格萨尔王与其他非遗项目结合发展,将说唱艺术融入羌舞,将德色节与旅游结合发展,打造昌都特色游,形成格萨尔文化系列。

格萨尔文化产业发展已有近40年的历史,但是开发零碎,系统性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品牌推广严重滞后,尤其是对现代传播技术、新媒体不敏感,利用不足,制约了格萨尔文化产业影响力的整体性提升。打造《格萨尔史诗》文化产业,要创新格萨尔文化的内容表现形式,例如将格萨尔的故事改编成动漫、网游等,打造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其次,要创新格萨尔文化的传播形式,利用现代科技,将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到格萨尔文化产业发展之中,通过最新技术让全世界了解格萨尔文化,深度感受格萨尔文化的魅力,带来更直观、更丰富、更为沉浸的感受和体验;第三,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和产业链,从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整合出版、影视剧、戏剧、动漫、网游、手游、文化旅游等资源,形成格萨尔文化的龙头产品和系列衍生产品,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民间企业等以多种形式投资格萨尔文化产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

昌都文化